简体中文
公司动态

山东省“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二)

2022-01-18

(四)加强执法监测与应急监测

1.健全执法监测体系

完善测管协同工作机制,按照“双随机”原则开展生态环境执法监测,探索将承担执法监测任务的监测人员逐步纳入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提升监测与执法工作效率。加强便携式执法监测装备的配备,提升现场执法监测能力,环境质量指标出现异常时,能进行快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实现快速溯源,依法查处违法排污单位。完善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体系,以在线监测及排污口、监测站房视频监控为主要监管手段,为非现场执法提供技术支撑。生态环境部门可委托有资质、能力强、信用好的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配合开展执法监测。

2.建立应急监测预警体系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健全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体系,进一步加强省、市空气质量预报能力建设,各市逐步实现由按日到按时段、由按设区的市到按县(市、区)的精细化预报能力提升,进一步提升全省O3预报水平,提高全省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准确率。针对南水北调沿线、大运河、大汶河、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等重点水体,完善监测网络,研究构建精细化水质预测模型,逐步建立水环境质量预警体系。

完善应急监测机制。按照“属地为主、就近协同、资源共享、上级支援”思路,完善应急监测响应与区域支援工作机制。建立应急监测保障长效机制,每年开展1次应急监测技术比武活动,将应急监测演练与执法监测等日常现场监测相结合,促进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提升应急监测能力。根据《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指南》,制定山东省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方案。健全便携、车载、实验室三位一体的应急监测装备体系,加强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推进应急监测设备现场化、自动化、国产化。运用遥感等手段加强海上溢油等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加强应急防护保障能力建设,做到应急人员着装规范、防护到位、标识鲜明,有效满足有毒有害等现场条件下应急监测工作的实际需求。配备海洋环境应急监测监视船舶,强化现场应急监测野外移动(方舱)实验室建设,提高和改善野外现场应急监测分析条件。根据行政区域环境风险特征,加强驻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及市级、县分局监测机构应急监测能力,满足辖区特征污染物应急监测需要。

专栏6 分类推进各级监测机构能力建设

打造全国一流的省级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建成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网络中心、数据中心、质控中心和培训中心,依托有机污染物监测平台及云计算、卫星遥感、5G等先进技术,实现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遥感与无人机监测技术应用、应急预警监测等领域全国领先。

打造6个有特色、有重点的区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建设天空地一体化遥感监测、海洋生态监测、VOCs监测、生物监测、湖泊生态监测、土壤监测等专项实验室。强化饮用水全分析、有机特征污染物和重金属监测能力,加强预警应急监测能力。全省形成特色鲜明、相互补充、格局完整的环境监测体系。基本配齐驻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环境标准全指标监测能力,在大气复合型污染、预警应急、VOCs监测等方面有重点的实现突破。

在大气、地表水、地下水、水生生物、土壤监测等方面满足辖区内环境管理要求基础上,强化市级、县分局监测机构污染源执法监测能力建设,加强现场执法监测仪器设备配置,配备有机物、重金属监测等便携式设备,提升废气、废水、土壤等现场采样和快速监测能力。

(五)强化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1.压实数据质量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严格落实质量管理要求,确保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实现环境质量监测活动全要素溯源传递和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落实“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溯制度,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排污单位及其负责人对自行监测数据质量负责。实行干预留痕和记录,做到全程留痕、归档备查,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独立公正开展工作。

2.强化监测质量监督管理

建立常态化的、覆盖空气、水体、土壤、污染源等全领域的监测质量监督检查机制,规范日常监督检查,开展质控体系运行情况专项检查,强化飞行检查,不定期组织交叉检查、双随机抽查、远程质控,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探索建立质控专家队伍,强化质控监管能力。推动建立分级管理、全省联网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有效规范环境监测活动。完善地表水“采测分离”监测机制。强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监督管理。

3.加强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自我约束

完善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测数据质量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鼓励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不断完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提升监测能力建设,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加强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管理,规范监测行为,确保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等监测质量。

4.严惩监测数据弄虚作假

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防范和惩治机制,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信用评价,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市场氛围。加强与公安、检察、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勤联动,严肃查处监测机构和人员弄虚作假行为,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强化警示和震慑作用。丰富投诉举报渠道,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增强诚信监测的自觉性,形成“不敢假、不能假、不愿假”的良好局面。

(六)深化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应用

1.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

建设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推进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有效整合与互联互通,对各环境要素监测业务进行流程再造,建立横向业务协作、纵向业务联动的协同联动体系。从监测要素、监测业务、专项工作等不同角度汇聚融合数据产品和系统成果,实现一网汇聚全省监测动态数据,一屏纵览全省监测业务全局,提升监测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开展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加强物联网、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监测业务的深度融合,在提升服务效能、促进业务协同方面取得新突破,探索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智慧监测创新应用成果,支撑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2.强化生态环境监测产品的应用与信息公开

围绕社会关注的生态环境热点问题,为管理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监测数据产品,提高生态环境监测产品服务环境管理的针对性。开展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和改善程度双排名,在重点生态功能区探索开展生态质量排名,激励和督促地方政府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实环境监测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完善环境监测信息发布机制,规范发布内容与方式,拓展发布渠道与范围。提升监测数据产品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及时准确发布全省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和生态状况监测信息。

3.深化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比重、污染排放总量、环境要素质量、资源环境容量、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等因素,研究建立群众接受度高、反映获得感强,符合生态文明愿景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说清不同层级行政单元生态环境状况。

五、重大工程

以补短板、强弱项为原则,提出山东省“十四五”期间监测能力建设重大工程需求。

(一)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项目

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生态遥感监测网络建设。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项目包括新建6个区域站、64个交通污染监测站、32个PM2.5和O3协同控制监测站、101个国控站高清视频监控设施。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项目包括新建19个省界、12个市界、65个县界、22个南四湖入湖口和4个入海河流地表水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10个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项目包括新建3个海洋大气污染物沉降监测站。生态遥感监测网络建设项目包括建设1个南四湖生态遥感监测卫星地面站。

(二)移动源及VOCs监测监管能力建设项目

建设15个机动车遥感监测系统项目和6个重型柴油车远程在线监控系统项目,1个VOCs监测技术评价动态排放监管与质控体系项目,1个O3光化学污染精准管控措施效果验证能力项目。

(三)遥感卫星数据自动推送系统建设及运行项目

建设遥感卫星数据自动推送系统,获取高分系列、资源系列、环境卫星系列等10余颗卫星遥感数据,用于开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评估、裸地等扬尘源动态监测、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影响评估、重点湖库水华监测等,为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丰富生态环境监管方式提供数据支撑。

(四)监测仪器设备购置和更新项目

新购置和升级改造各类监测仪器设备共1767台(套)。其中,水和废水监测仪器设备331台(套),空气和废气监测仪器设备465台(套),土壤监测仪器设备396台(套),生态监测仪器设备75台(套),应急监测仪器设备92台(套),核与辐射安全监测仪器设备132台(套),海洋监测仪器设备48台(套),其他方面的监测仪器设备228台(套)。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省生态环境厅党组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省生态环境厅监测处、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驻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1+1+16”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体系作用,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谋划,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事权划分和运行机制,明确具体落实举措和责任分工。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评估,提炼经验做法,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推进各项任务顺利实施。

(二)保障资金投入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经费保障,将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站点建设、维护、运行等经费,实验室升级改造经费,以及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经费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原则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加大对监测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全面提高监测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

(三)强化队伍建设

结合国家“三五人才”、技术比武等人才遴选机制,完善选拔任用、交流挂职、考核管理、激励培养等制度,不断提高监测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营造适宜于人才培养和聚集的内部环境,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先树优等方面给予激励。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实验室,为拔尖人才提供更多的业务实践机会和更高的技术研究平台。加强思想作风和行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先锋队。

(四)加强科技支撑

针对国家标准在新污染物监测等领域存在的部分空白,研究制定一批分析方法、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为我省生态环境监测提供技术支撑。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探索开展特征污染物识别和健康风险评估等环境与健康相关工作。加强无人机、无人船等新装备,遥感监测、走航监测、激光雷达等新技术在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以及排污口调查、黑臭水体排查等领域的应用。推动多手段融合应用,形成卫星遥感监测锁定高值区、走航雷达监测识别特征组分、地面监测精确定量的监测溯源模式。

(五)强化宣传引导

通过政务网站、手机APP等媒介按时向社会发布全省水环境质量、环境空气质量、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情况、城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等监测信息,增强公众对环境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鼓励生态环境监测设施向公众开放,定期举办生态环境监测进社区等宣传活动,搭建生态环境监测“零距离”交流互动平台,线上线下联动发力,引导公众感受监测、了解监测、信任监测。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Fa-Long 山东龙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19023243号-1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